每月那几天,别再硬扛啦!试试……
发布日期:2025-07-08 浏览次数:84
每月如期而至的"那几天",
对许多女性来说却是一场噩梦
——小腹疼痛、痛连腰背,
痛甚者可出现冷汗直冒、脸色惨白
甚则恶心呕吐...
这些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。
别再硬扛啦!
试试千年验证的“老祖宗严选”方案,
自然舒缓,和痛经说拜拜~
什么是痛经?
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,常伴有腰部酸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腹泻,甚至冷汗淋漓、手足发冷等不适都称为痛经。
为什么会痛经?
痛经的病机包括“不通则痛”和“不荣则痛”。
在中医看来主要分两种:
一种是"堵"出来的痛(气滞、寒凝、湿热导致气血不通);
一种是"虚"出来的痛(气血不足或肾虚导致胞宫失养),关键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。
经期受凉、生气、劳累都会加重哦!
痛经怎么办?
吃止痛药,怕伤胃
打针,怕疼
那就试试中医外治法
“通经止痛、外敷内养”的中医外治的方法有:
穴位贴敷——方便有效
特别适合工作和学习繁忙的现代女性
常用药物:
- 肉桂、吴茱萸、细辛等温经药材制成药贴
- 经前3-7天开始贴敷神阙穴、关元穴等穴位
优势:
可自行操作,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
中药塌渍——即时缓解
将活血化瘀(如当归、川芎)或温经散寒(如艾叶、肉桂)中药研末,用黄酒或醋调敷于腹部配合红外线热敷。可直达病灶,缓解冷痛、血块,安全无副作用。
中药灌肠:
通过直肠给药(如丹参、当归、艾叶等),活血化瘀、温经散寒,缓解子宫痉挛,改善盆腔血液循环。
治疗继发性痛经(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、慢性盆腔炎等)效果显著。
针刺治疗
于经前7天开始治疗,月经来潮停止,连续3个疗程,可与中药联合治疗。
普通针刺:取穴气海、关元、三阴交、血海、地机等穴辨证加减。
温药灸疗法——暖宫散寒
- 药艾条灸:选取关元、气海、子宫等穴位,每次15-20分钟
- 隔姜灸:生姜切片置于穴位上施灸,温通效果更佳
功效:温经散寒、活血止痛
专家提醒:
"外治法虽好,但痛经原因复杂,
建议首次就诊进行专业辨证。
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,
更需要系统治疗。"
严重痛经或伴随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
经期避免生冷饮食、注意保暖
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
预约方式:
电话:0558-6669506
微信公众号:
预约路径:
扫码进入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-选择"预约挂号"-"国医堂(中医馆)"- "中医妇科门诊"
地址:
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2号楼4楼中医妇科门诊
学生专属福利:凭学生证享7折套餐!
来源 | 国医堂 中医妇科